快捷导航 / NAVIGATION
网站首页
品牌传承
产品展示
新闻资讯
招商加盟
服务网点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威海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03761号-2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威海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董事长 林红 13606315588
招商加盟 张文 13660318226
客服热线:17863155067 18660318226
微信与手机同号
公司邮箱:494801780@qq.com
公司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银滩路3-4号
威海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是威海市文登区花饽饽产业企业之一。厂区位于文登区泽库库镇,QS标准化生产车间1000多平方米,有职工50多名,在天沐温泉旅游度假村设有金麦兜文化创意中心。坚持传承非遗文化,创意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,金麦兜食品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食品生产企业,现已拥有全国各地加盟商200多家,产品远销德国、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以及台湾、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在铸就金麦兜食品“金字招牌”的同时,将胶东花饽饽制作文化带到世界各地。
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,以面粉为原料,用简单的工具实现千姿百态的造型,主要集中在烟台、威海地区,因此称胶东花饽饽,胶东花饽饽蒸做技艺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借助现代物理保鲜技术,搭乘电子商务物流快车,今麦麦兜如今已驶上发展快车道。
金麦兜食品公司创始人林红多年始终致力传承弘扬胶东花饽饽文化,在她看来,比办好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守住一种文化。多年来,在熟练掌握胶东花饽饽蒸做技艺的同时,不断为胶东花饽饽蒸做技艺植入新的创意,赋予新的文化内涵。
创意创造价值,文化引领发展。2013年10月,在林红带领面艺团队精心制作的《长命百岁》、《圆升贺礼》等四组“看欢喜”组合,成为山东省政府赴台湾看望大熊猫圆仔的指定“贺礼”;2014年3月,在第二届农业嘉年华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上,金麦兜食品荣获“优秀创意奖”。2015年2月,林红随山东省领导考察团奔赴台湾,并在“山东非遗展”,展示胶东花饽饽蒸做技艺,弘扬了传统非遗文化。
传承传统的蒸做技艺,多年来对蒸做胶东花饽饽的核心技艺执着坚守。在用料上选用精制石磨面粉,制作上选用由纯天然五谷和黄蒿等植物发酵100多天制作而成的引子进行醒发,并由沿海一带熟练掌握蒸做技术的妇女蒸做生产,力求每个花饽饽都是“中国好饽饽”。 在此基础上,金麦兜添加新鲜牛奶、跑山鸡蛋等对花饽饽口感进一步优化改良,运用菠菜、草莓、紫薯、南瓜等榨汁对花饽饽外观不断创意出新,既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传统味道的追求,有顺应了新时代人们对绿色、营养的健康饮食的渴望。 不丢好传统,做好新花样。金麦兜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,开发出多种产品,有适宜糖尿病,高血压等人群的面食,有适宜青少年、儿童的益智核桃饼、红糖花生饼等,也有适宜都市群体的弱碱性山菜包子等,现在,企业有婚庆、生诞、庆典等十几个系列数百余种产品,并且可以按照不同客户要求提供“私人订制”。
专注胶东花饽饽的传承弘扬,金麦兜的成长收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,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,大众日报、山东电视台、威海日报、威海电视台,以及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新网、新浪网、凤凰网等均予以专题报道。 今日可见,金麦兜帮助胶东花饽饽从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长为一项产业。未来可期,金麦兜将激发文化与创意的力量,让胶东花饽饽飘香海内外。
我是金麦兜创始人林红,2000年下岗自主创业,2014年因女儿患有罕见的脑血管病,不能上学,果断终止了之前的广告公司业务,做起了胶东面食的大饽饽。
而之前的胶东大饽饽,因为只有好材质,没有好花样,容易被普通馒头所混淆,我就进行了改良,把这样的饽饽创意具有卡通色彩文化读本等面食,
一边利用互联网进行试水销售,一边带领女儿学习利用微商进行销售。2017年我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一千多万。 2018年我又把这些好的经验、好的做法传授给需要的人,
先后带领20多个苦难家庭妇女创业,对文登本地人进行爱心扶持,不仅从生活上关心,更教给她们如何创业,现在徒弟已有300多人,带动了200个家庭进行微商创业,
如今,“金麦兜”在全国有200多家加盟商,传统的胶东花饽饽已走出胶东,被卖到了全国各地。 “做饽饽界的张艺谋”,一句玩笑话我当成真正的路来走,
将蒸做花饽饽变成一项面案上的艺术,文化无界,创意无疆。插上了文化创意的翅膀,让金麦兜和我的花饽饽正远近飘香,蒸蒸日上。
花饽饽历史悠久,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海神活动,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,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延续,这种古老的民间习俗已成了一种文化现象。
胶东大饽饽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,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。不仅外观好看,而且是纯天然手工制作,营养美味,健康环保,于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花饽饽的造型千变万化,如戏剧人物、神话传说、鱼虫花卉等皆可选材,配以色彩,富有艺术感,
同时也都根据需要赋予了不同的内涵,捏制风格古朴自然,造型或敦厚或灵巧。是民间托物寄情、喜庆丰收、祈福长寿的生活艺术品。按人生礼仪、岁时节物和各地习俗,通常分为“结婚”、“送三”、“百岁”、“过年”等几个大类别。在这里,各种模具印模一应俱全,如枣饽饽、石榴、鞠鞠、刺猬、老虎头、莲子、元宝以及好多动物花草的造型。
然后再根据饽饽的形状,用食用色素染成各种颜色,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就诞生了。每个饽饽下面都铺了一片干玉米叶,这是为了防止馒头粘锅。
玉米叶是胶东的做法,如果没有玉米叶,用粽子叶代替也可以。做好的饽饽一次吃不了也不用担心,用保鲜膜包好,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,
下次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热一热,就跟刚蒸出来的差不多。
随着旅游业的兴起,借力互联网,胶东大花饽饽也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新时代。心灵手巧的胶东民间艺人,以超人的智慧不断创新立异,使大饽饽更加多姿多彩,呈现在全球。
花饽饽源自民间,根植于人民生活,已成为民俗风情的独特的表现方式。我们透过这些花饽饽,仿佛看到胶东庄户人家浓浓的乡情,同时也感动文登地域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。如今,花饽饽已成为宣传文登的靓丽的城市名片。如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更需要我们年青一代的传承和发扬光大,家乡肥沃的文化土壤滋养着我们成长,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都会把家乡绚烂多彩的文化和举世惊叹的面食艺术展现给全世界。